更新时间:
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。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,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,使得税务“倒查30年”成为舆论焦点。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,最近企业宣布停产。上述两起事件,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。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,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,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”。跟多位省级、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,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。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,是日常工作,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。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、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,发现偷逃税、少缴税行为,理应依法制止,否则就是渎职。(第一财经)
眼下,中肯两国公路、铁路、港口等诸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让肯各地茶叶、咖啡、鲜花、牛油果等货物打破物流运输瓶颈,源源不断运往全球市场。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持续推进下,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、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。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,今年一季度,中国境内和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,同比增长27%;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50亿元,同比增长45%,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13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
4月26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6日报道,克里姆林宫表示,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收复库尔斯克州向所有相关人员、所有战士和指挥官表示祝贺。
在人工智能全面介入信息生产的背景下,未标识的AI内容不仅可能消解真实与虚构的边界,削弱公共讨论的理性基础,而且会导致责任主体的模糊,加剧法律追责与权利救济的困难。现行制度通过强制内容标识,在技术效率与风险防控之间建立平衡机制。从成本收益分析看,标识义务的履行并不会给企业增加实质性负担,其成本远远低于提供智能服务所带来的社会收益。对智能服务提供者而言,标识系统能够增强产品可信度,可避免因内容失实导致的声誉损失和法律处罚。对于智能服务使用者而言,明确标识既能规避欺诈指控,也有助于建立负责任的技术使用形象。此外,内容标识制度更深层的效用在于,它能唤醒民众的媒介素养意识,为公众提供信息认知的识别工具。当人们明确知晓内容的AI属性时,会本能地启动批判性思维和解码,从而有助于抑制虚假信息的传播效能。这种集体认知免疫力的提升,正是功利主义追求的社会福祉最大化的体现。
2023年7月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,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、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、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,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。
与此同时,随着中国逐渐放宽外资股比限制,外企的投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。就在前几天,英国消费健康企业赫力昂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已决定收购合资伙伴手中的中美史克12%股权,从而实现对中美史克的全资控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