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截至6月13日,全省大、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.48亿立方米,储量充足有保证,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,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;南水北调中线工程、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,地下水源较充沛,能够满足抗旱需求。5月下旬以来,对全省98.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.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修复损坏设施,确保抗旱灌溉需要。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,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。
6月14日上午,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,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,要求即日起,受旱地区上游黄河、海河、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,加大下泄流量,保障抗旱用水需求,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,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,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。6月14日15时,水利部将针对河南、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,目前维持针对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,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假期,“China Travel”也十分火爆。“去哪儿”网数据显示,从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中国机票的预订量看,平台上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稳居“五一”假期入境游前五。除了北上广深等城市,外国游客也开始深入探索中国更多地方。挪威游客维伯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“在重庆的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里的大楼依山傍水,香辣可口的火锅刺激人的味蕾”,“每座中国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”。
大同5月6日电 (记者 胡健)“从云冈石窟出来看演出,感觉听到了千年前历史的回声。就像演出里说的,遗憾铸就的光照进平城。我从演出中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。”来自山西运城的游客姚梦甜在看完《如梦大同》后感慨道。
“五一”假期第四天,陕西文旅市场持续火热。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0.59万人次,同比增长18.61%。咸阳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、渭南中华郡等景区游客接待量位居前列。
“有些学校本来计划采购课桌椅等校具,发现校具产业园里也有校服企业后,也会顺便采购一些校服。”周延辉笑着说,他们和其他校具企业达成合作,积极发展“校具+校服”的产业模式,不仅方便了有采购需求的学校,还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和物流成本。
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,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,网状、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,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,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。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,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,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,并跟企业确认,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