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植物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滋养,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精神寄托。在文学艺术中,植物作为一种描写对象或象征性语言体系,反映了不同文明对自然界的认知差异。近日,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牟净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,解读植物世界到底蕴藏了哪些东西方文化密码。
同样以“村烤”作为此次旅行的“收官点”的山西游客李西安,在双龙烧烤城大快朵颐后,他放下手中的竹签,随着激昂的音乐,加入当地村民的队伍,跳起欢快的“哈迪”舞。李西安坦言,这不仅是舌尖上的惊艳,更是一场视听盛宴。
《塞维利亚理发师》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24岁时创作的作品。仅用13天完成,却成为歌剧史上的喜剧标杆,被誉为“意大利喜歌剧精神的化身”。
东西方在看待人与植物关系的具体问题上,有很大不同。中国人强调植物与人合一,文学上“起兴”的创作手法就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。《诗经·小雅·皇皇者华》:“皇皇者华,于彼原隰”用漫山遍野的鲜花映照使臣出访时的愉悦乐观精神。不同于植物与人的合一,西方草木是风景性的存在,他们对植物更多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看与经历,追求准确的模仿。西方画家通过几何、透视、色彩、光影的表现,目的是呈现出立体、强烈的真实感。
“水立方”也是许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。2016年,昌雅妮在此夺得国际泳联(后更名为“世界泳联”)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男女混合10米台冠军,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。2017年北京站,她拿到女双10米台金牌和女单3米板银牌。从跳台转向跳板,此番故地重游,已是奥运冠军的昌雅妮联手搭档陈艺文摘得女双3米板桂冠,并向下一个目标出发:“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,我们时刻准备着面对未知的困难。”
在广交会现场,“50秒一杯”的机器人咖啡亭成为“爆品”,不少外国客商宁愿排队2小时,也要喝上一杯机器人“手冲”咖啡。仅仅两天,这款机器人咖啡亭就收获了超千万元的订单。
2日和3日,浙江全省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91.23万人次、2231.24万人次,相比1日的2546.97万人次有明显下降。而随着4—5日的返程高峰开启,这一数字有望持续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