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该项目技术负责人董效民介绍,“一带一路”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(四川)总部项目依托常态化国别主题展与精品会展运营,搭建新丝路博览中心、国际产业创新路演中心、丝路经贸中心、产业服务中心四大产业生态平台,形成“贸、展、服”三维协同的商贸流通体系、特色供应链体系;该项目聚焦全球“首店、首秀、首展、首发”,构建“商业+文化+体验+策展”四位一体的国际消费目的地、美好生活体验地。
广州4月30日电 (记者 郭军)4月29日,中国南方航空(以下简称“南航”)首飞广州经莫尔兹比港至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的客运航班,实现了中国内地至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首次试运行,这也标志着中国民航通航国家数量增至79个。
此次对接会现场,50亿元规模的三明市产业股权投资母基金项目签约,通过“母子基金联动”模式,预计撬动不低于170亿元社会资本,重点投向专精特新及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,为产业招引和企业成长注入“金融活水”。
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经理谢凌冬表示,中技所沈阳科创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,通过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等资源,采取标准化的交易规则和客观的评价估值,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新生态,促进东北亚地区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高效流动与配置。
进入2025年以来,重啤已有6个品牌推出新品,包括“嘉士伯醇滑5°”、“乌苏啤酒天山原酿”、“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”、“西夏X5星空”升级版、“西夏特酿”、“天目湖全麦芽”,以及京A的“轻盈马赛克”、“好事橙双”、“桃紫幺幺”等多个限定产品。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、占有很重的分量。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1月底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.7万户,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.2倍,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.4%提高至92%以上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显示,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.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.13亿元;营业收入总额从14.69万亿元提高到41.91万亿元;纳税总额从0.57万亿元增加到1.29万亿元。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。民营经济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超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超90%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.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,占比由62.4%扩大至92%以上;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.05万亿元,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。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。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.5%,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;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0.9万家,做到了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在民营企业500强中,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。
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 程惠炳:被告经营的公司在去年3月份有一次比较大的工商登记的变更,是原来的法定代表人、股东把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00万元直接变更成了1万元。接下来原法定代表人把公司的股权,分别转让给了同村的两个堂兄弟。这两个堂兄弟就是以总额1万元受让了这家公司,成了这家公司的新的股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