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、占有很重的分量。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1月底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.7万户,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.2倍,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.4%提高至92%以上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显示,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.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.13亿元;营业收入总额从14.69万亿元提高到41.91万亿元;纳税总额从0.57万亿元增加到1.29万亿元。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。民营经济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超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超90%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.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,占比由62.4%扩大至92%以上;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.05万亿元,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。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。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.5%,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;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0.9万家,做到了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在民营企业500强中,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。
《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规范》(GB/T 44709—2024)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旅游景区的雷电监测预警、建筑物和电气电子系统等基础设施雷电防护、防雷装置检测以及防雷击安全标志等作出了规范,为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,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避免或降低雷击造成的危害与影响,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。
巴塞罗那居民 卡赛斯:我无法正常呼吸,只要使劲儿,我就缺氧,甚至现在说话都感觉缺氧。我不能爬楼梯,也不能提东西,只能坐在轮椅上吸氧,我很依赖电力。
济南4月30日电(孙婷婷 周艺伟)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,直接关系着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如何让民众在“家门口”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,成为医疗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。眼下,山东通过实施“名医坐诊”“智慧医疗”“医联体共建”等创新模式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,“零距离”守护民众健康。
为更好链接海内外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蔡辉煌的公司今年在义乌的世界侨商中心拍下12.4亩土地,规划建设8万平方米的菲律宾大厦。
在持续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力度的同时,银川机场还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和出租车接单流程,5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的营运路线,运营车辆与私家车停放完全隔离,司机师傅接驳更高效更安全,机场出行环境更加文明有序。(完)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习近平强调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