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贵阳大数据科创城(以下简称,大科城)于2021年12月22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设,近年来锚定“数字产业和人才聚集区”“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”“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区”三大定位,全力发展算力枢纽、数据科创、人工智能、应用场景等重点产业,做大云服务“首位产业”。截至目前,大科城已成功招引集聚了1357家企业,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占比高达806家。
截至6月13日,全省大、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.48亿立方米,储量充足有保证,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,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;南水北调中线工程、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,地下水源较充沛,能够满足抗旱需求。5月下旬以来,对全省98.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.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修复损坏设施,确保抗旱灌溉需要。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,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。
数据显示,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。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,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,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,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。
自驾游占据主导地位。“五一”假期,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,京郊短途自驾游与跨省中长途自驾游交织,公路自驾是进出京客流主力,占进出京客流总量的61%,日均交通量113万辆次,成为市民出京旅行首选。
当前,白酒产业持续深度调整,在产能过剩、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多重挑战下,白酒企业保持业绩稳健增长面临更大考验。五粮液作为消费行业企业和行业龙头,在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阵痛期和企业业绩高基数的双重压力下,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的政策精神,战略清晰,务实求进,继续交出高位增长的亮眼“答卷”,展现了强大发展韧性与定力,为释放消费潜力、坚定市场信心、提升产业韧性发挥了“压舱石”的积极作用。
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,外资也在持续加码。除了规模日益增加,外资投资项目也在发生变化,深入嵌入中国产业链和创新链,是外资企业共同新的发力点。
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专家汤继强认为,要进一步放大政策红利,在提升入境游客消费购物体验上下功夫,扩大“即买即退”商店覆盖面,优化“即买即退”办理场景服务,即购即提、设立入境提货点、邮寄到家、简化核验手续等多种提高入境消费体验的措施应该给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