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大同5月6日电 (胡健 马静波)进入5月,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鸦儿崖乡高屯社区的帮扶车间内,70余台缝纫机高速运转,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,将活性炭包装袋的布料裁剪、缝制、质检、打包,准备给客户发货……这里不仅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“梦工厂”,更是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上海静安区在静安寺商圈与苏河湾商圈同步开展为期11天的系列光影活动,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、电子音乐制作人以及国内青年艺术家,携手打造炫彩多元的光影活动,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梦幻体验,也展现活力、缤纷、多元的静安夜生活。
《报告》显示,年轻人最喜欢的目的地,除北上广深外,依次为重庆、西安、武汉、郑州、苏州、青岛、广州、杭州、贵阳、昆明等,尤其是郑州、青岛等成为新晋黑马。随着小众旅游目的地不断出圈,新疆喀什、福建泉州、内蒙古阿尔山、贵州镇远、吉林延吉、云南芒市、福建漳州等小众城市凭借独特文化与个性化体验,正逐渐走进年轻人打卡视野。在旅行偏好上,18岁-30岁的年轻人对主题公园的偏好程度远高于其他旅游类型主题,其次是演唱会、博物馆、露营、徒步等旅行场景在年轻人中的偏好占比持续高热。30岁-35岁的青年人群则更青睐动物园、历史遗迹、综合性度假区、乡村游、园林古镇等场景主题。
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前,电厂2号机组正按计划进行开机并网前的准备工作,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节日清晨的宁静。机组同期并网装置故障,每一秒的延误都影响着高峰用电期电网的稳定。
《报告》揭示了中国青年出游行为年龄分层、社交模式与时间规划的深层关联。数据显示,30岁-35岁青年以33.24%的占比成为出行主力,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显著,上海、深圳、浙江、江苏、广州5省市构成了“30+出行高地”。总体来看,男青年比女青年更爱出去玩,男青年出游占50.61%,女青年出游占49.39%。一线城市成为“男青年旅行大本营”,其中,深圳男青年以59.59%的出游比例稳坐榜首,上海以58.41%位列第二,北京以57.81%位居第三。而重庆的女青年更爱出游,女性出行占比达到53.21%。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分析认为,当代年轻人出游画像映射出多元的社会文化图景。经济发达地区的“30+”群体对旅游品质有更高追求,更愿意将旅行视为重构生活意义的方式,与延迟婚育、逃离职场等社会心态深度交织。
坐完小火车,还可以逛一逛特色市集,感受昙华林的烟火气息。市集遍布整个街区,有城市文创、非遗手作、特色美食等。游客可以体验非遗漆扇制作、吹糖人、写扇面等,制作自己的专属作品。
70多年来,人民共和国发生沧桑巨变。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,不变的,是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姿态、报国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