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随着天气逐渐回暖,各地的夜游市场热度不断攀升。在河北石家庄,夜幕降临,位于鹿泉区的龙泉古镇戏剧幻城灯光璀璨,仿佛畅游在“江南水乡”。鼓乐声起,大型超实景沉浸大剧《苏东坡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。“五一”假期,古镇新推出了多部情景大剧,题材丰富、历史底蕴深厚,让游客沉浸其中。
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,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,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。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,营业税改为增值税;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%降至13%;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、增加专项附加扣除、提高起征点,实际降低了税负;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%等。
6月14日上午,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,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,要求即日起,受旱地区上游黄河、海河、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,加大下泄流量,保障抗旱用水需求,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,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,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。6月14日15时,水利部将针对河南、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,目前维持针对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,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。
“随着无人机、边防巡逻车等装备配发一线,高原边防管控已经呈现出‘空地一体’全域管控模式,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‘三结合’的智能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。”在巡逻路上,史建红和战友们体会到科技赋能带来的变化。即便徒步巡逻路还需要穿密林、越险山,有了无人机提前侦察,能够让巡逻队伍避免往年常见的险情。
截至6月13日,全省大、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.48亿立方米,储量充足有保证,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,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;南水北调中线工程、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,地下水源较充沛,能够满足抗旱需求。5月下旬以来,对全省98.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.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修复损坏设施,确保抗旱灌溉需要。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,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。
广州4月27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27日结束,截至当天,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4372名境外采购商到会,创同期历史新高。
报告指出,2024年,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、攻坚克难、开拓进取,系统推进网络立法、网络执法、网络司法、网络法治宣传教育、网络法治研究和涉外网络法治建设等各方面工作,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