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、占有很重的分量。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1月底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.7万户,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.2倍,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.4%提高至92%以上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显示,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.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.13亿元;营业收入总额从14.69万亿元提高到41.91万亿元;纳税总额从0.57万亿元增加到1.29万亿元。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。民营经济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超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超90%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.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,占比由62.4%扩大至92%以上;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.05万亿元,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。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。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.5%,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;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0.9万家,做到了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在民营企业500强中,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。
佛山4月30日电 (郭军 陈颖)4月30日,由广铁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建设、中铁城建集团承建的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施工现场再传捷报,主站房高架候车层9#楼板混凝土成功浇筑,至此主站房高架候车层楼板全部浇筑完成,为接下来站房具备正线铺轨条件,线路实现总体开通要求打下坚实基础,工程建设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
1980年,浙江省刚刚开展外贸的时候,总共只有17家省级专业外贸公司,出口规模在全国位居第13位,占全国比重仅为1.3%。如今,这一比重攀升至12.0%,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二。
二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,“一链一策”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,探索金融、文旅、医疗等领域的数字化赋能路径,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。
另外,近些年受经济下行、大规模减税降费、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,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,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。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,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,查漏补缺,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。当然,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,坚守不收“过头税费”红线。
在四川之前,河南、内蒙古、浙江、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。河南、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,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。
另外,近些年受经济下行、大规模减税降费、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,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,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。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,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,查漏补缺,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。当然,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,坚守不收“过头税费”红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