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、占有很重的分量。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1月底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.7万户,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.2倍,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.4%提高至92%以上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显示,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.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.13亿元;营业收入总额从14.69万亿元提高到41.91万亿元;纳税总额从0.57万亿元增加到1.29万亿元。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。民营经济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超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超90%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.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,占比由62.4%扩大至92%以上;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.05万亿元,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。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。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.5%,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;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0.9万家,做到了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在民营企业500强中,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。
“31岁时,我成为一个千万级项目的负责人,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。”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姜益光说。年纪轻轻就干大事,离不开信任与支持。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、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。不论是改革攻坚克难,还是挺进科技“无人区”,抑或是社会治理创新,青年都可为生力军、先锋官。给足发展空间,既排忧解难,又铺路搭桥,努力创造青年友好的社会氛围,青年必以汩汩而出的创新创造,持续为社会进步赋能、开路。
哈尔滨4月30日电 (记者 王琳)2025哈尔滨丁香赏花季启动仪式于30日在哈尔滨音乐厅广场举行,市民和游客共同迎接赏花季。
如何引领工运事业铸就新辉煌?如何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?如何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?总书记作出重要战略指引。
记者在峰会现场体验区看到,汇聚香港顶尖科创企业,展示人工智能、智慧城市等领域创新成果的“香港馆”已先行开馆,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、企业代表及嘉宾驻足交流。香港特区政府驻福建联络处主任郑震生表示,期望透过数字峰会平台深化与内地产业链协作,共拓数字经济新机遇。
粤港澳大湾区,春花未落尽,夏木已葱茏。科技创新的“甘泉”汇成连绵“好雨”,“浇灌”出产业经济一派欣欣向荣。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,这片5.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,正在“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”建设框架下,加速打造一个个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新质生产力。
“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,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。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。”墨菲表示,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,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,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,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.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,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,使其有“更大的发展空间”。(汪品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