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答: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,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立法任务。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部基础性法律,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重要法律,做好本法的宣传、贯彻、实施工作,意义重大。
“我们把‘杀蚌’边缘的‘片子’移植到‘种蚌’体内,后续它就会慢慢形成珍珠。”该鱼蚌共生珍珠养殖基地负责人邱雪英介绍,从固定种蚌、撬开蚌壳,到切割分离、植入珠核与细胞,再到缝合切口,一系列精细工序完成后,珍珠蚌才能放入养殖池。
为此,搜救分队配备了全地形车、无人机、临时停机坪等装备,并依托北斗导航和光纤网络实现精准定位与通信覆盖,保障了东区复杂环境下的搜救效率。
近年来,中国船舶制造业正加速向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,在全球市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。大连港湾海关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,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。
2024年,全球新公开的4.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,中国占比达61.5%。这是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4年)》中的一组数据。“数字中国发展指数” 计算结果也显示,2024年,数字技术发展指数同比增长近14%。
但也要看到,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:有经济规律带来的周期性问题,有百年变局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,有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转型升级问题,有企业管理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问题等。这些困难和挑战,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,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,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,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。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,需要从政企两个方面入手。从民营企业讲,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坚守主业、做强实业,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,提高企业质量、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从党委政府讲,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扎扎实实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。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,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,避免出现政策“打架”“急转弯”“急刹车”等情况。要加大政策解读力度,支持民营企业用好政策,防止政策误读影响企业发展信心。要着力推动政策落实,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市场准入、拖欠民企账款、融资、权益维护等难点堵点问题,加大协调力度,强化落实情况督查,让好政策真正惠企利民。
此外,该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,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,体现出立法内容的完整性。其中明确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规范治理,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、规范经营者行为、强化内部监督;同时,对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,构建民营经济组织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体制机制,加强廉洁风险防控,规范会计核算、防止财务造假等作出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