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,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、占有很重的分量。一是规模实力持续提升。截至2025年1月底,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.7万户,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.2倍,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.4%提高至92%以上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》显示,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从2014年的95.0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63.13亿元;营业收入总额从14.69万亿元提高到41.91万亿元;纳税总额从0.57万亿元增加到1.29万亿元。二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。民营经济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涵盖了超80%的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超90%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.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,占比由62.4%扩大至92%以上;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.05万亿元,超过了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。三是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。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4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.5%,自2019年起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;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,达到60.9万家,做到了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在民营企业500强中,一大批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成长起来,逐渐成为中坚力量。这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。
香港4月29日电 (魏华都 黄岩妮)香港生产力促进局(简称“生产力局”)29日公布的“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”显示,2025年第二季综合营商指数较上季升1点,至43.8点,与过去数季相若。五大分项指数中,“营业状况”“盈利表现”和“投资意向”录得增长,“环球经济”及“招聘意向”则录得跌幅。
另外,近些年受经济下行、大规模减税降费、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,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,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。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,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,查漏补缺,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。当然,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,坚守不收“过头税费”红线。
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表示,未来三年将实现南疆地州智能仓全覆盖,并依托中亚跨境专线,让喀什特色农产品通过数字丝路走向世界。(完)
数据显示,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。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,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,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,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。
但也要看到,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:有经济规律带来的周期性问题,有百年变局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,有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转型升级问题,有企业管理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问题等。这些困难和挑战,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,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,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,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。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,需要从政企两个方面入手。从民营企业讲,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坚守主业、做强实业,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,提高企业质量、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从党委政府讲,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扎扎实实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。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,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,避免出现政策“打架”“急转弯”“急刹车”等情况。要加大政策解读力度,支持民营企业用好政策,防止政策误读影响企业发展信心。要着力推动政策落实,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市场准入、拖欠民企账款、融资、权益维护等难点堵点问题,加大协调力度,强化落实情况督查,让好政策真正惠企利民。
3月,天津市召开科技成果“先使用后付费”暨成果转化“三个一”行动,提出鼓励高校建立完善内部成果转化工作体系,推广成果转化“一张明白纸、一幅流程图、一批服务专员”制度。